我们可以把主食的概念切换成碳水化合物,要尽量少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,比如米饭、馒头等。
1. 巧搭配:
杂粮、薯类、杂豆类食物血糖生成速度比较慢,同时又富含蛋白质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膳食纤维、植物化学成分,是比较优质的主食选择。建议选择主食时种类尽量多一点,做到粗细搭配,同时兼顾食物的多样性。
2. 算好量:
我国膳食指南推荐蛋白质占供能比的10%~15%,脂肪占20%~30%,碳水化合物占50%~65%。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,对于主食摄入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。
● 20岁以下,蛋白质供能占比15%,碳水化合物占50%~55%,脂肪占25%~30%;
● 20岁以后,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,逐渐减少脂肪供能比,蛋白质变化不大;
● 晚年时(男性约60岁,女性约70岁),蛋白质供能占10%~15%,脂肪供能占20%~25%,碳水化合物供能占60%~65%。
3. 善烹调:
全谷物和杂粮由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,口感往往不佳,对消化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。对于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,要注意主食加工时的适口性,尽量选择粗粮细做的烹饪方法,并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,防止过多的刺激胃肠道。
建议:
大多数人的粗粮可以占到所有主食的1/2~1/3,老年人可以下降到1/4左右。
小贴士
1. 烹调谷类食物时不宜加碱,避免B族维生素被破坏。
2. 少吃油条、炸薯条、炸馒头等油炸谷薯类食物,不仅会增加额外的油脂摄入,还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。
3. 淘米时不宜用力搓洗,并且淘洗次数不宜过多,以减少B族维生素的损失。(来源/CCTV生活圈)